首页 >> 热点聚焦
  
总社100周年征文:曹春晓 王振超:
来源: 日期:2017-04-20

弘扬优良传统 强化服务职能



内乡县中华职业教育社主 曹春晓 王振超



    100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首开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传统教育之先河,率先倡导和推行职业教育,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业绩。


    100年来,中华职业教育社秉持“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宗旨,致力于研究、宣传和推广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华职教社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力实施温暖工程,做了许多为国分忧、为民效力的实事,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内乡职教社成立以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企业抓好职业教育。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让每一个青壮年农民拥有一技之长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工作。2007年县职教向总社汇报我县急需转移1O万农村劳动力的县情和县委、政府“专项行动计划”,申请争取到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把“双百计划”的实施,当作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劳务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振兴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短短两年间,我们依靠县委政府的支持,积极整合优化社会办学力量,选择确定了农业广播学校,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心及县职业中专等四个职业教育学校作为“双百计划”承担学校,并和培训学校领导一块研究确定培训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农村实际和学校专长,确定了计算机操作、服装加工、宝石加工、手工编制、木业制造、型材加工、沼气修建、建筑、烹饪、种植养殖等1 0个专业,详细编制培训计划。在培训中,我们坚持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师教结合、严格管理,确保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圆满完成了2 0 0 0名农民工、城市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的培训任务,并分别在县仙鹤纸业、县伏牛木业制品厂、县天曼制衣有限公司、县祥瑞宝石工艺制品厂、县地毯厂、县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苏州华硕电脑有限公司、江苏双仪光学有限公司工作,有的并输出到非洲利比里亚从事建筑工作。2 O 0 8年5月7日至8日,我社参加了中华职教总社在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实施温暖工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成果展览会。用了1 2个版面全面介绍了我县人文自然概况、实施温暖工程培训农民工情况,介绍了光友薯业、大地生化及仙鹤纸业等企业产品、介绍了县委政府领导重视温暖工程的情况。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为全市、全省的职教工作争了光。


    做好中华职教社的工作,不仅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一条有效渠道,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目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现在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左右,同时,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专职务农的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空心化”现象十分普遍,有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接近50岁。而留在农村的务农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导致农业新技术很难有效推广。广大农民普遍对现代农业“没有兴趣”,不愿意让下一代继续从事农业的占多数,国家划拨很多财政资金开展的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没有吸引力,应届初中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就读涉农专业的人数大幅度萎缩,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轻农、去农、离农”现象严重,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确保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必须妥善解决好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升级和转化,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指出:要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建设,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创造更多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一)与时俱进,大力促进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有助于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的技术含量和农产品技术含量,推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有助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挖掘农村改革发展的潜力,从而增强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中华职业教育社应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扎实做好农业职业教育工作。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把“文化教育”和“现代农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来迅速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让农村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内乡中华职教社想县委政府之所想,解县委政府之所难,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作用,充分发挥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独特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中较好发挥了助推作用。


(二)主动作为,积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让现代农业“接网触电”,使电子商务逐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助推器和县域经济转型的催化剂。开个农副产品“淘宝店”,已经成为农村青年追求的时尚,也吸引着不少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国家正在加快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同时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将会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有机结合,形成“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促进农民在家乡创业就业。


为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增强县域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地方人民政府都在着力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组。电子商务进农村,人才建设是关键,为职业教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华职教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配合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以县各类职业中专、农播校、培训中心等职教社成员单位为依托,在县内建立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和实践基地,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办班,送科技、送技术到农村,为电子商务进农村培养出更多急需的合格人才。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指导体系。多渠道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养出更多急需的有知识、有技能的专门电子电器电商人才。二是面向乡镇政府、农业企业、合作社、电商、农民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及技巧、网购操作等技能培训,提高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和农民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提高基层政府、涉农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推广应用电子商务能力,促进网购网销规模的扩大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目标,做出职教社应有的贡献。三是紧紧围绕电子商务进农村,帮助县、乡政府搞好电商产业创业园、网商孵化园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主动向企业传授电子商务知识,帮助企业解决硬件设施和技术软件方面存在的困难,指导企业通过网络采集与发布信息、进行商务谈判和交易结算,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三是帮助开展网上促销推广活动。帮助县商务局、县农口系统打造内乡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开展网上促销推广活动。帮助县供销合作社、邮政局、农产品现代流通企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专业物流配送企业等实体企业,建设改造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拓宽县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四是帮助建设电子商务发展项目。积极支持政府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搭建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教育和培训,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帮助电商服务企业、行业协会开展服务电子商务发展项目,帮促个人创办电商企业。帮助供销合作社、邮政和电商企业搞好商品配送中心、商场(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商贸中心,万村千乡农家店、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邮政服务网店等实施信息化改造,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全覆盖。不断提升内乡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在构建电子商务应用更加广泛、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格局中发挥职教社应有的作用。


(三)着眼长远,不断推进温暖工程。着力帮扶农民就业创业,围绕“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在巩固原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加强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培训质量,努力探索一条温暖工程为农民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着力完善培训模式内容。积极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培训、就业一体化。着力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深入研究温暖工程的丰富内涵、制度设计、运作模式和绩效评定;逐步强化项目的筛选和制度设计,探索构建温暖工程公益项目运作的新机制;努力探索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不断增强温暖工程公益项目的社会感召力和辐射力。


(四)立足根本,不断丰富职业教育实践。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农民。推广“公司+农户+学校”的培养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鼓励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与区域内农牧经营企业、区域内合作农户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要注重在结合实际上做文章。把中华职教社在理论研究、建言献策等工作中形成的观点和政策建议与办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实践推动我国职业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注重在具体实践上下功夫。加强对新形势下社办社联学校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力争在实验性、示范性和实效性方面有所突破,形成办学特色。注重在改进工作中见成效。把职业教育和培训与职业生涯设计、创业教育、职业指导 和就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使更多的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使乐业者兴业”。


(五)抓住关键,不断提高建言献策水平。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加大职教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积极营造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在置身大局中谋事、在融入大局中干事、在服务大局中成事;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强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的调查与调研。了解并反映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组织职业院校交流办学经验,加大与外地兄弟职教社的联系交流,取长补短,借鉴学习。


    着眼战略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建言献策,多建睿智之言,多 献务实之策,多聚发展之力。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贫攻坚、小城镇建设、社会稳定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自己熟悉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有条件深入了解的实际问题,多做调查研究,适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提议提案,为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做出职教社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