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总社100周年征文:张国亮 徐学良: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之我见
来源: 日期:2017-04-20

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之我见

宛城区中华职教社 张国亮 徐学良


根据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需求特点,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创新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应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实施创新教育无疑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创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内在要求。


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创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 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我们的 各级各类教育,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我们才能始终处于世界竞争的前列,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创新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规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符合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3、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呼唤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从教育抓起,创新深深地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和信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因此,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大力营造创新氛围、播撒创新种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并开始加强实施创新工程。


1、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管理弊端,实施开放式管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的学习爱好积极主动地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


2、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善疑好问,发表独立见解,善于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使学生的身心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激发其创新意识。


3、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抓好创新工作的规章制度,设置创新奖、发明奖,组织各种类型的科技活动小组,定期进行小发明、小创新比赛活动,使师生的创新思维有用武之地。


4、利用校会、班会、广播、黑板报宣传和表扬师生的创新事迹,提高广大师生创新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采取措施、积极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广大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有关创新的重要指示,使教师树立起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教师应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意识,这是创新的前提;具备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和综合、交叉、开拓新领域的能力。


1、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为重要的聘用条件,保证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2、在职的教师不仅要从事教学,还要进行科研,用科研成果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并用自己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保证校与校之间的教学创新、科研创新等学术交流和经验推广,并组织教师到国内外创新教育搞得好的 学校进行学习和进修。


4、积极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条件和机会。


5、有条件吸收企业或科研单位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对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专门培训,稳定并扩大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在规定年限内,达到相应专业中级以上的技术等级。


(三)、夯实基础,构建适应创新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灵活组织教育教学,实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积极推进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各个专业的课程结构模块按必修课、选修课、自选课、实验实训课进行组合,划定各专业的特点和难易程度,配以不同的学分要求。再此基础上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推行全日制教育与部分时间制教育并举,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使在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加实践技能训练环节,强调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职业性。在教学内容方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必须、够用、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需要,确定合理的知识深度和教学范围,以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改革不适应社会和生产科研现状的陈旧内容,编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材,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四)、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突出重点,重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1、强化正确学习观的教育。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使它成为发展创新才能的源泉。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是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工改造形成的新设想、新产品、新方法。也就是说,创新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并不是必须要有相当渊博的知识才能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研究、加工、改造,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变一变、改一改等方法,使原来的东西变为更合理、更实用、更科学、更先进、更完善的新设想、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等。要向学生多讲一些名家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破除对创新的神秘感,想信自己能够创新,能够创造。因为人人都有创造力的禀赋。在强调学习观教育的同时,还要在学生中大力推行“创造性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想象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能力、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能力等等。课堂教学要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让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实现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上下工夫,这是培养学生 创新素质的关键和重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鼓励学生的创新尝试。


3、优化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应教会学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中心从课堂逐步转向图书馆、实验室和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加快学生更新的速度,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4、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要从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中等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其次要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减少验证实验,增开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再次,中等职业学校要走产教结合之路,拓展校、企、研之间的联系。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验、实习创设条件,开辟实践教育基地,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科学试验、技术推广、技术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开辟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也能为当地的普通中小学校学生的劳技课提供实验实习场地,这样,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开发智慧,启迪思维,激发兴趣,迸发灵感,无疑将会开出创新之花,结下理想之果。


5、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创新教育还要建立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努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挥的评价体系,使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成为创新教育的外在着力点。对教师的评价,要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尊重和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潜能,注重对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文化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身心素质诸方面的提高,并给学生指明继续努力的方向,提供前进的动力和个性发展的机会。


6、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寓品德教育、能力训练于活动之中,锻造学生的创新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应本着“周周有活动,人人有项目,天天受锻炼,个个有进步”的指导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团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7、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兴趣、爱好、坚毅、勇敢、虚心等等,这些心理品质都是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没有这些品质,创新是难以成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