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总社100周年征文:刘玉庚 丁铁生: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中职教育的启示
来源: 日期:2017-04-20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中职教育的启示

社旗县中华职教社 刘玉庚 丁铁生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号楚南,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首倡者、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他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一套在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1、职业教育目的:个人生存与社会发展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为:“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从黄炎培的现代职业教育目的论来看,职业教育对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对个人来说,职业教育具有张扬人的个性并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来说,职业教育具有强国利民的意义。


职业教育不仅应教给学生获取职业的知识和能力,“使无业者有业”,而且要关注人的精神生长:“学校决不应以传授知识为唯一任务,应扶植儿童整个向上的生活”,“应启发儿童生理、心理,助长其正当发展。” 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与乐趣,能够胜任和热爱承担的职业岗位,最终 “使有业者乐业”。


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其依存的社会,因此,职业教育在保障人的生计的同时,还要尽其对社会的义务。职业教育要为工商业发展培养适用型人才,“使学校培养之材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得到良好训练,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乃至野无旷土、市无游氓。”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人们获得职业,求得生存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失业问题、消灭贫困、稳定社会秩序,进而使国家每一个公民享受到基本的自由权利。


2、职业教育宗旨:关注社会与关注民生


研究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其职业教育宗旨有二:一为关注社会;一为关注民生。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曰:“教育者,将俾其人克自适于所处之社会,以遂其生存也。故离社会无教育,欲定所施为何种教育,必察所处为何种之社会。”教育依赖于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决定了什么样的教育。黄炎培强调办职业教育应该与社会进行沟通并为社会服务:“办理职业教育,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因此,黄炎培办职业学校,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的确定,都是先作详致的社会调查,并定期邀集各实业界、教育界专家,征询社会各界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3、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与劳工神圣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者,同时必须注重职业道德。”其主张的职业教育道德规范:一为“敬业乐群”,一为“劳工神圣”。他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包括职业科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所谓“敬业”,指“对所习之职业具有嗜好心,所会之事业具有责任心”,即敬重其所从事的职业,充分理解其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为社会和所从事的职业做出应有贡献。所谓“乐群”,指“具优美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同时要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意识和“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高尚情操。


4、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黄炎培作为一个从封建教育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对传统知识分子轻视实践、崇尚书本的恶习十分反感,他自己曾身体力行在青少年时代就愿意做一些在一般读书人看来根本不屑一顾的事情。他曾说:“社会积习重士而轻农、工、商,贵劳心而贱劳力,千百年养成之,非一朝一夕所能返。流毒至极。”他认为,这种流传千百年来的成见是职业教育的“大难”,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时不在起作用的“暗礁”。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启示


1、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受教育当作晋升仕途的主要途径,社会上以“读书做官”为荣,以“读书谋事”为耻,重士而轻农工商。黄炎培视这种“以职业为贱”、“以职业为苦”的思想为“职业教育之礁”,认为劳力与劳心都是神圣的。轻视职业教育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在招生制度、资金投入、学生就业上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人们的思维,使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关心、关爱职业教育的发展,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职业教育的风气。 黄炎培认为教育不发达宜提倡职业教育,即使教育发达更宜提倡职业教育。否则以现时一般教育状况受教育者日多,服务者将日少,势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笔者认为,教育的发达未必是普教的发达,因为社会分工不同,所以人的职责不同。中职教育作为以技能性教育为主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大力发展中职业教育,才能使人各尽所能,从而各获所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解决生计问题是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责任,现在下岗失业的人很多,所以应该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使人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失业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


2、“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知识技能并重


职业教育首先要服务社会,这是职业教育应承担的历史责任。黄炎培认为:“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吾更敢断言,今之不屑服微末之务者,即他日并微末之务而不得者也。” 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黄炎培意识到职业教育应该为其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样,在今天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达省份出现“技工荒”的社会背景下,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宗旨。这一宗旨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要有很强的服务功能, 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走在其发展的前列,为社会经济发展储备急需人才,真正发挥“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作用。


中职学校贯彻“手脑并用”的思想,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大在实训设备设施方面投入;二要在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方面下功夫;三要建立一支真正的突出实践技能的师资队伍,可考虑从企业引进、聘用退休人员和自我培养多渠道结合的模式,同时要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四要在学生的考核上坚持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原则 。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的中职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合作意识,缺乏集体观念,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要融入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要由用人单位来评价是否合格。企业是否会入用一名员工,不仅在于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标准,更看重的是其是否能认同企业文化、适应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员工普遍认可的企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学校在把知识和技能的“零距离”作为培养目标时, 更要把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 实现毕业生就业时文化“零距离”作为重要目标。要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零距离”,就要把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中来。让学生在校学习时初步形成较好的相应职业的职业素质。潜移默化的企业员工要求的内化,是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法宝。


4、要注重中职教育的实效性


办中职教育必须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个人、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说的,一个社会“人人得事,事事得人,社会无有不发达者”。职业是维系社会以及培养有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的最有效途径。中职教育必须加强人的沟通能力,增强社会的紧密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中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动态地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为社会建设培养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强化对就业市场的针对性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效性,是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高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毕业生就业率是辩证的因果关系,它集中体现和准确反映了以毕业生就业为中心的一切职业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建设,毕业生就业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等,这一切都集中要求中职教育具有就业市场针对性和教育教学质量实效性。只有紧紧抓住中职教育就业市场针对性和教育教学质量实效性这两个主要矛盾,使一切教育活动运行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中,才能打造中职教育品牌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中职学校的持续和谐发展。


5、办学模式要多样化


在倡导积极办好公办中职教育的同时,要适度发展民办中职教育,逐步形成以企业、行业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办、民办中职学校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机制和办学格局。中职学校要真正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有条件的学校应采取“校企结合”、“订单培养”等多种办学模式。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到企业实习,提高其技能水平,加速提高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另一方面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课提供必要的场所,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产生有它的特殊时代背景,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现今,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仍熠熠生辉,对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