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总社100周年征文:王娟:我骄傲,我是一名职教老师
来源: 日期:2017-04-20

我骄傲,我是一名职教老师!

桐柏县中等职业学校王娟


职教社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团体,从职教社所走的路,也可以看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周恩来


说起职业教育,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可能有不屑,可能有不理解,可能觉得职业教育就是一种比较低等的教育。当年的我,也曾有过这样的误解。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回到母校面试,那是一所重点高级中学,在本地也是很有名气,但最后却因为我的毕业学校不是重点师范院校而被拒之门外,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后来经过同学介绍,我来到了目前我所工作的学校--桐柏县中等职业学校。也正是因为在这个学校的风雨十年,让我从内心由最初的不屑、抗拒转变到现在的热爱和发自内心的骄傲。


学校建校初期,校园硬件设施并不是特别先进,看起来小小的,但是所有的老师都如春风般的温暖,让我这个毕业后四处碰壁的人开始想要了解这个学校。就像大部分人的认识一样,最初我也觉得,职业高中不就是给那些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准备的吗?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选择,更别提以后上什么大学了。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上重点高中,或者普通高中才能考上大学,从而改变命运。


这种观念让不少孩子在自己的梦想面前望而却步。难道所有孩子的梦想都要被雕刻成一个模样吗?或是科学家、历史学家、医学专家、生物学家等等等的名家吗?有很多孩子想成为一个帅气的理发师、个性的音乐人、专心工作的汽修工人、打造美丽个的化妆师、或者是一个为家人、为顾客烹饪美食的厨师,这样的梦想就不能够成为孩子奋斗的目标吗?


就比如来我们职业学校学习的这些孩子们,有的或许喜欢动漫的女生,在书页边缘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动漫形象;男生们则更热衷于电子游戏人物的设计;有一些电子专业的同学甚至偷偷地拆了自家电器,只是为了验证书本上的某个理论是否真的正确;还有一些同学特别喜欢唱歌,甚至在网上发表了自己写的歌。比起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人士打交道让他们感觉更加得心应手。这些进了职业高中的学生难道都是失败者吗?


然而,在很多初中生的眼中,在父母的心目中的确觉得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是一个失败者的选择。正如初来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工作,每次都觉得很丧气,家长的不理解,学生的不理睬,甚至觉得收到职业高中的通知书都会觉得是件丢人的事情。直到某一天浏览了学校发布的中华职教社的知识内容,我才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最初的想法是如此的狭隘。


追溯历史,中华职业教育社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发起创立。创立之初,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改革的先行者。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职业教育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华职业教育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运用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认真开展职业教育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加强办学实践,注重在民办职业教育领域发挥作用,倡导并实施温暖工程,广泛联系港澳台和海外职业教育界人士,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成为推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并非只有普通教育才能造就社会人才,而选择职业教育,同样也能成为社会的”顶梁柱”,并且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起来越严重,而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反而更受社会青睐,成为各企业争相选用的技术人才,所以现在职业教育也成为人们观注的重点之一。


世界就应该是一个万花筒,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也绝不拘泥于一两处,既然各有所长,为何不能量体裁衣呢?记得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一年,有个学生每天都浑浑噩噩的呆在班里,不学习,每天都在机械地重复着,按时进班,按时放学,按时写作业,一切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就是考试非常不理想,问清楚了原因才知道,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厨师,而他本人却羞于启齿,因为他在家表现出对烹饪的强烈的兴趣,但是却换来家长的怒吼,认为他一个男子汉却总是爱进厨房是没出息的表现,同学们也常常拿他想做厨师的事取笑他,给他取名“大勺”,让他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最后终于无法忍受这种浪费生命的生活,毅然决然地离开学校去了一所有烹饪专业的职业高中。过年的时候见到他,觉得那精神头就特别不一样,问到他以后的打算,他害羞的回答要去大饭店实习,以后开一家自己的饭店,将来还要出国学习烹饪。作为他的班主任也为他的勇敢和成功自豪。


像这样的现实,孩子们是无法抵抗的,不得不放弃自己曾经的梦想,这就说明社会上对于刚刚在中国兴起不久的职业教育的评价并不是如此的肯定,特别是人们现在还普遍固守着一种“初中—高中—大学”的人才成长模式,认为这才是正道。而选择职业学校仅仅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办法,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或类似原因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就读。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只能尴尬地在夹缝中生存。我们的观念认为高中读大学为正统。中国人向来爱面子,子女的求学也就成了父母荣辱家庭兴衰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相对于大学来说,职业教育在中国还只能算是新生事物,大多数群众还未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及至每一个家庭,似乎更愿意用“大学”这个词来鞭策自己的孩子们。尤其是邻舍之间谁的孩子考了高中上了大学,则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就更高了。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一定要与之较个高低,哪怕是花钱买名额,也要进高中,进不了重点,只要是高中便成,高中在有的家长眼中仿佛成了衡量孩子智力、前途一个最重要的风信标。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确实是为父母在读。一是固守“中等职业教育无用论”,打心底里排斥职业教育,认为这是浪费钱的事。


所以,要改变家长们的这些想法还任重道远。


职业教育终身化。我以为人受教育是终身性的,但是职业教育只是人受教育的一个阶段。事实很简单,人只有在就职前和就业中才会接受职业预备教育、职业教育或职业继续教育,退休退职以后和幼年,一般不接受职业教育,即使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也未必终身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我以为教育是面向人人的,但职业教育只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面向想要获得技术技能型职业的人。事实上,有些人一辈子主要接受普通教育,从普通中小学读到全日制普通本科、硕士、博士。而另外一些人既接受普通教育,又接受职业教育。比如,有的人从普通中小学毕业,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求学后工作,有的再接受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有的人从普通中小学读到普通本专科,再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


放眼未来,我们可以借鉴许多国家经济实现腾飞的成功经验。职业教育是许多国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由之路,我们今天依旧需要万花筒式的教育,帮助更多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因此,我很欣慰我们有职教社,我欣慰我选择了在职业高中任教。重温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宣言,感觉到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几句文字,更多的应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一种重大责任。在应试教育蔓延的社会里,我们十分需要优质的职业教育,我们尤其需要一批又一批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实用性人才,我愿与职教工作者共勉,为我们的职教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也祝愿中华职教社走向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