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总社100周年征文:张群伟:促进职业的开发与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和“三农”
来源: 日期:2017-04-20

促进职业的开发与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和“三农”

西峡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张群伟


中华职教社即将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中华职教社始终高举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伟大旗帜,始终抱着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理念,始终围绕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始终为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坚持不懈的奋斗着。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改革、开放、繁荣、稳定和新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当今中国国民逐渐过上了小康生活,在世界上是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最大的制造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始终存在,新的矛盾不断突现,经济社会发展已到了攻坚期和转型期。所以中华职教社任重道远,应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和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务实拼搏,为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及中国梦的实现再立新功。


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中华职教社除了努力提升发展好现有的职业教育外,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应当促进中国职业的开发与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和“三农”,即围绕弱势群体和“三农”,开发职业门类和确定相应的职业教育专业内容。因为弱势群体与“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瓶颈,弱势群体和“三农”问题解决好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明事业就更加进步,社会就更加和谐,国家就更加繁荣稳定。总之中华职教社不仅要搞好职业教育,还要研究职业门类的开发,以职业需求带动职业教育。


为此建议中华职教社应具体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挖掘社会需求,搞好职业的开发与教育


中华职教社应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和国际社会的交往优势,多考查学习,勤调查研究。通过考查学习,学习外国职业门类和职业教育的亮点和经验,为我所用。通过调查研究,研究中国社会职业开发和职业教育所急需,要实、准、精,防止假、大、空。不仅要根据现有职业需求提升发展已有职业教育,还要根据社会需求研究确定新的职业,开发新的职业教育内容和项目。这样职业项目多了,就业岗位就多,达到人人有活干,职业教育搞好了,达到人人会干活。人人有事做,人人会做事,人人都富有,社会就会繁荣、和谐、稳定,就会出现一个美好的连环效应。


二、关注弱势群体,搞好职业的开发与教育


这里所说的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不能生活自给自理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他们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但我们又绝对不能抛弃。如果国家不统筹解决好,就会造成这类老年人和残疾人捆绑住了年轻人和正常人,影响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年轻人、正常人不能很好的劳动和工作,创业和发展。


三、围绕“三农”,搞好职业的开发与教育


“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迫切需求和必由之路。


可是,现在我国广袤的农村现状是:专职务农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空心化”现象十分普遍。有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接近50岁,且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点70%以上,导致农业新技术很难有效推广。广大农民普遍对现代农业“没有兴趣”,不愿让下一代继续从事农业的占多数,应届初高中毕业不愿上农业院校,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轻农、去农、离农”现象严重。


而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有助于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的技术含量和农产品技术含量,推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第二,有助于改造传统农业,发现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第三,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挖掘农村改革发展的潜力;第四,有助于增强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从而培育农业发展的新优势,拓展农村改革的新空间,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


因此根据新农村新常态的需求和农村现状的矛盾,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提升学生报考农业院校、上农业院校以及毕业到农村就业的优惠条件。使农村能吸引人、留住人。


二是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做好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教育的公平为导向,推动财政向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倾斜,向边远贫困民族区、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大力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扎实做好农业职教扶贫工作。地方政府与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学校结合做好“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工作,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把“文化教育”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来迅速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真正变“输血”为“造血”,把职教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农村地区贫困化的传递。


四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农民。形成公司+农户+学校的培养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鼓励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与区域内农牧经营企业、区域内合作农户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农户在公司和学校的指导帮助下,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水平,公司通过高效生产和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学校则通过三方合作提高农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教育科研能力。


五是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以带动新的就业岗位和职业教育新的内容,从而使农村经济就业人数和职业教育同时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对中华职教社未来工作的期望和建议,简单地说就是关注弱势群体和“三农”,促进职业的开发与教育。以职业需求发展职业教育,以好的职业教育确保人们干好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