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的观点研讨黄炎培职业
来源: 日期:2016-07-27

以科学发展观的观点研讨黄炎培职业

教育理论与当代职业教育实践的对接

西峡县中华职教社社员 郑长生

一、前言

黄炎培一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研究、试验和推广,数十年中几经起落,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关心支持职业教育人群及群体,奠定了中国职业教育第一块基石,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一片天。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早在1913年黄炎培就已经提出了“教育应视社会、国家之需的缓急先后而谋之”。就埋下了改革传统教育、兴办职业教育之根。辛亥革命的胜利又促使我国社会由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发展大变改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蓬勃发展,社会需要大量有一定文化知识与具有科学技术水平的劳动者,然而当时学生在校所学与社会上技能传授方法的低下,只能靠老子教儿子,师父带徒弟,那种只能用来保留技术水平而不会令其发展的技术能力的方法传授,其结果是学非所用、用非所传者比比皆是,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给社会、家庭造成极大的困惑。可是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良机。


二、中国职业教育的诞生与发展


黄炎培把教育发展出现以上弊病的根源统统归于教育与职业的分离,学校与社会的脱节,他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普通教育要注重生计”,即普通教育要给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独立谋生的一种本领和能力。可是仅从改革普通教育入手难以尽快奏效,必须另辟新径,明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认为:“社会的一切问题的中心是人类,人类的一切问题的中心是生活,有生活必有所需,有供给,必有用途,有来源”,供给即物质资料生产,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人们为了改善提高生产效率,不仅要靠传授生产技术,更应该把传授升级为,在生产实践中如何不断提升的生产技能;只有在效仿中获得改进且有所发明,才算是发展,才叫传授生产劳动技能的教育,这类教育无疑就是职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提高生活,通过职业技能之提高而产生职业教育理论,推而广之,获得生活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充实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容而促进职业教育技能的提升,这就是发展。也说明了我国从古至今,教育本身除有“人论教育”的同时,就有“职业教育”,因为人类社会不可能没有生产活动,那就不可能没有生产知识技能的传授——职业教育,只不过没有被重视,更没有把它明确提出来,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独立存在,但它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将来会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渠道,前途无量。这可能就是能使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蔡元培等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人群一生钟爱职业教育的原因,他们组织起来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正式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以达能引领中国职业教育的目的。职教社提出的立社宗旨是倡导研究推行职业教育,沟通教育与职业,改革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生产劳动的传统教育。建社的任务是: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改革普通教育,为适应职业之准备。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从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准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与此同时,根据当时国情、开始创办各类职业学校,以实际行动进行职教改革的实验、职教发展的验证,以促使全面推广职业教育事业,使其成为众望所归。


三、新中国建国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及改革方向探讨


(一)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入恢复期,根据我国国情,党中央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实施党领导下的“计划经济”。具体实施方案是: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给农民分田地使其成为土地的主人,调动农民发家致富的生产积极性;2、在城市进行工商企业社会主义改革,统一在党和政府管理下,带领大家奔向社会主义。在此形势下,职教社也主动把所办学校交给政府统一管理,而腾出手来从事以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研究为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担负起为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做好“鼓与呼”的社团组织的职责。在全国人民同心、同力投身于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全面进行改革中,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工商企业发展也步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人民也具备发达经济头脑及能力,争先要求如何先富起来,国家出色完成了经济恢复期的任务。就在世界经济大变改,金融危机出现而产生的世界经济发展新动态期间,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也随着祖国经济的发展进入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全面推动经济的发展后。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所需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根本上改变。为适应、推动我国经济的新发展,党中央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计划经济”发展方式向竞争发展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转化,全面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实施:1、对农业进行改革,从分田到户入手,取消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计划经济领导体制,把生产领导权从集体领导转变为家庭、个人负责,调动农民的生产主动性、积极性。2、工业、企业进行改制,取消计划经济领导体制下由工业局等行政机构的领导,有计划的抽出国有资本而进行改制,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商业、企业,调动全国人民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来,成功的完成两大改革,加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急需孪生兄弟职业教育的匹配和支持,就是要完善工农业发展,急切需要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各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此时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投入,大力支持。自1983年开始在全国各县开办农村职业高中,1988年又开始举办城镇型职业高中,使职业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学校由国家办,但并非独立建制,而领导权交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使职业教育也得以快速发展,发展的原因当时的分析是只看到它是经济发展国情所需,社会发展所求,加上政府重视支持所果;而忽落了另一个更重要的精神因素,就是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来分析,因为当时工人也是铁饭碗,是当干部的后备力量,当工人也不容易,也是人心所向,是职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职业教育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大部分地区已达到职高在校人数和普高在校生人数1:1的局面。可21世纪后,教育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加强内需的需要,教育系统对教育结构的调整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及为其配套的教育部提出的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结果大学扩建,普高无休止的发展,反而挤兑了职教,加上经济发展,高科技的上市,成为新型生产力,特别是电脑的问世,出现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物流等消费形式理念的改变,各行各业的发展,给职业学校发展改革带来了重大任务,使办学出现新的困难,造成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虽然电脑的入世,电脑的使用培训方面暂时给职业培训带来一丝亮点,可整个职业教育与培训,因理念滞后,技术陈旧,加上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需要标准增高,又出现学而无用新状况,而从另一个促使职能发展的精神支撑点来分析,因为工业改制后企业大都成为民营企业,工人铁饭碗身份自动取消,而失去了人们上职高的精神支柱,学生及家长对学生上职高也没盼头。可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采取的只是赎买措施,而非改革,给钱、给物、给荣誉,而不是及时采取方向性的根本改革,去采取断然措施,其结果难以阻挡住职业发展下滑的势头。


(二)职教改革方向探讨。从工农业改革见效甚速,说明工农业改到点子上,而职教改革迟缓只能说明改革不对路,没抓住要害,应如何探讨职业教育改革方向,通过认真领会中央改革职教的精神和决心,结合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学习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1、从黄炎培开办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来看:黄炎培创办职业教育一开始就注意强调、反复提醒我们“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全面育人”主张“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持一技之长,以从事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要养成青年自求知识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于应用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之健全之优美分子也。”培养学生做到“知识要切实,技能要精熟,人格要完整”,反对把职业教育演变成“器械教育”,从而我们认为那种单纯的技能培训只能是急需用人的应急措施,若以此为主,发展下去可能就变成“器械教育”,所以在经济发展方式大变改,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动查一切。严防步入发展邪路。


2、科学发展观看待经济发展方式大变改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1、结合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实际,首先应该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大变革后的发展方式,以职业教育方向之不变,应社会经济发展之万变,在此情况下,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提出的“大职业教育思想观”可作参考。大职业教育思想提出“只从职业教育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又增进了一层,其方法是“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和其它各级各类的学校联合,彼此融通,重视在其它各级各类教育中开展职业教育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具体讲,一方面职业学校本身办学方向要明确,不能把旧教育的“读书型180°大转变成为“器械型”就满足了。另一方面基础教育不能忽失职业陶冶,普通教育只有在培养了人们从事职业能力时,才能获得充分意义,才能获得强大的动力,教育在抽象的真空中不能有效的起作用,必须对日常生活、职业生涯、政治社会条件的改善,产生强烈兴趣联系起来,否则无法变知识为财富,以科学去强国,对职业教育来说也不能忽视精神陶冶,否则只能成为改良的艺徒,不能发达社会。又提出“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办职业教育必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实业界等努力沟通和联络,同时还要分一部分精神,参加社会运动。”这和中央三令五申提出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是一致的,这也是黄炎培大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大职业教育的落脚点,大职业教育靠什么来实现,那不是仅靠呼几个口号,下发很有价值的指示或命令,给以多高的评价和荣誉,仅凭务虚能够实现的。关键是根据国情要找准改革的支撑点,要像农业改革、企业改制那样,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去破旧立新,大胆改革,要把认识落实于行动,破计划经济老一套管理体制,立市场经济新一套的评价标准,去号召全民参与,正确领会中央的意图,服从中央的领导,就没有改不了的革,办不成的事。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国务院多次下发文件,并且还专门召开高规格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又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的“大职教观”的指引,为什么还不能圆满完成对接、填平横沟,阻力来自那里,是不是应该像工业、农业改革的成功经验那样,从管理机制的改革上下功夫,从全面变更用人机制、测评标准上想办法,引导人们把发展步入正途,想法是否正确,希望大家给予认真评论,以达找出有效的改革方案。我想国家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务虚工作已经尽职了,要看的是务实如何尽责,本人理论水平不高,只能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之,例1: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冲破教育管理圈,进入各个行业,这是事实,而管理体制还只是在教育系统小圈子当二等公民,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其管理能配套吗?行得通吗?例2:对于测评标准,全国职教工作会已决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可从我国人才选拔标准的指挥棒所指来看,如:招公务员,甚至事业单位的吃国粮人员,必须先进行考核,考核标准是:1、把学历作为招干的敲门砖。2、把考书本知识成绩作为招干的重要依据,那么崇尚一技之长不就成为一句空话。因为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国情,决定了“崇尚应立足于在仕途上能升官(进入公务员),事业上会发财(经济收入高),而招公务员不是看实际工作能力和具有所需的一技之长为标准。如若职教管理体制不改,人才选拔标准不变,那全国职教会的对于教育体制结构的新调整,决定发展职教而架起的普教职教沟通的立交桥和修建的职业教育通顶的平行路,将会成为职业教育发展重走回头路的新起点。对于发财来说要具有一技之长,出力很大,也只能发点小财,而发大财的是老板。对于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的标准,仍是以高考升学率为指挥棒,而且越演越烈,也非创业能力和一技之长。所以要完成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任务,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就要看从以“市场经济”为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中去如何理解“崇尚”二字,才能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若理解有偏、执行有误,就是造成对职业教育再重视也发展不起来,而对普通教育再批判还是香脖脖的根本原因。再者就拿用学历高低做为入住公务员的唯一敲门砖来说,学历只能说明当时书本知识掌握水平,不能证明有真才实学,而大学毕业后不继续学习,几年后书本知识可能变成高中生,就微机来讲,可能还不如小学生,所以它不能作为入住公务员的身份。以书本知识作为测评的标准,可书本知识只是前人生产技能经验的总结,书本全部读完,会背不去创新,累死也不会领先,何况前人走过的路也并非捷径,后人学习中会另辟捷径,用这种方法来做测评标准也是不确切的,更是造成对崇尚认识有偏的重要原因。黄炎培的一句话就点破先机:“真正的知识不在书本里,而是在事物中。”像这样沿旧体制发展老路发展下去的测评标准来测评新体制的成败,只能把发展引向歧途。


以上只是本人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方向的拙见,若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就心满意足了。不对之处望大家批评,让我们在研讨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