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风采
  
爱心撑起一片蓝天——南阳市特教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杨帆
来源: 日期:2015-11-13
爱心·撑起一片蓝天
  全国扶残助残先进模范、全国“身边好人”杨帆和她的特教事业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雷锋日记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在河南省南阳市有一位看上去平凡而普通的女士,她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长大的,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篇篇日记深深扎根在她的心底。她干一件好事能坚持整整二十多年不动摇,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把青春献给了一项特殊的教育事业。顶着社会部分人不理解、不支持的压力,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艰难困苦,酸甜苦辣,她是一位特殊的女性,有着不同一般女性的思想境界和不同人生。
  这位特殊的女士叫杨帆,46岁,原籍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青华镇,一九八八年个人创办河南省最早的一所“南阳市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
  二OO三年,杨帆被推荐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当时,全省只评上三名,杨帆是其中之一,省残联领导对她说:“你主要是全省唯一一位坚持办特殊教育事业不动摇的人,不容易啊!主要是你这种精神太感动人了。”九月七日,杨帆在人民大会堂荣幸得到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书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个人办学校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何况杨帆要办一所特殊的学校就更是难上加难。她是一位心底善良的女性,刚刚大学毕业,看到社会上有很多残疾人上学难、就业难,她就动了恻隐之心,下决心要办一所专门招收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学校。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办学需要租房、聘教师、购买设施,宣传等等都需要一定费用,杨帆从农村上学来到城市,1987年她大学毕业,在南阳市举目无亲,全靠自己的一颗善心,一腔热忱,白手办特教,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自己去某一服装厂干计件服装缝纫加工工作,加班加点,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仅挣1000多元。就拿着这1000多元租房,于一九八八年在南阳市人民路挂牌成立“南阳市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挂牌了,可没有教师,没有桌、凳,没有床,没有做饭用具,没有宣传费,招不来残疾学生等一系列问题又摆在她面前。她不畏困难,借朋友、熟人的桌、凳和其它用品,自己起早贪黑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去找残疾人来上学,残疾人和家长有的不相信,有的行动不便家长不让来,她就挨家串户,苦口婆心,耐心的说服一个又一个残疾人及家长,不知多少次被拒之门外,还被狗咬伤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南阳市区内收到了24名残疾学生,她操心受累,腿跑肿了,人跑瘦了,也无人心疼她,更无人理解她。
  把残疾人收来,免费教他们学习家电维修、摩托车维修、雕刻工艺、编织缝纫、按摩等技能。学期为三个月,吃住学费全免。随后经宣传不断有从各县农村来的学生,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只好规定一个学生三个月收270元学费及生活费。微薄的费用仅够学校勉强周转,但即使这样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因家庭太困难交不上,看着孩子们身残志坚、渴望学技术的感人情景,杨帆不忍心拒绝他们,就一个又一个免费收下他们。三年后,很多残疾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减轻了家庭负担,成了社会有用的人。由于收不抵出,她因办学欠下了外债款十万多元。
  当时,由于太忙,常常早出晚归,很少照看幼小的孩子,婆婆看着她不挣钱反而还欠账,多次劝她不要再把残疾人学校办下去,她不听。因此,婆媳两人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婆婆常说她神经有病,放着安逸的工作不干,非要去和那些残疾人打交道。还说她家本是南阳市老门老户人家,祖祖辈辈没欠过别人账,现在找个这样的媳妇,家是农村的不说,还不务正业,欠账让人家来家要,实在嫌丢人。为此,婆婆就劝儿子和她离婚,甚至连孩子也不让她带。说如果她带孩子,怕要账的人会把孩子抱走。因为婆婆身患乳腺癌做过手术,她不忍让婆婆生气,为了婆婆的身体,为了坚持办学,只好违心地和丈夫办了离婚手续。第二天,婆婆就骂着让她赶快从家中搬走。当时她实在没办法,只好在外租了一个5平方米的只能放下一张小床的楼梯间。没想到这一住就是整整6年,春夏秋冬,暑往寒来,只有一盏20瓦的电灯陪伴着她。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团圆,她却不能见孩子和丈夫,听到别人家的欢声笑语,她常常独自一人趴在床上失声痛哭。借给她钱的那些人看她这样的惨状,就更不放心,用更难听的话逼她还债。
  就这样她在外面租楼梯间住了6年后,婆母因病去世,她爱人拉着孩子来找她,对她说,你跟我回家吧,孩子需要妈妈,咱们还是复婚吧。她们三口人终于团圆在一起。让她至今痛心的是,儿子13岁上初中时,还在怀疑她不是亲生妈妈。后经丈夫多次解释才相信。
  看着残疾人学生身残志坚、渴望学到一技之长去自食其力的愿望,杨帆觉得帮助残疾人改变命运是一件人生最有意义的好事。
  杨帆咬紧牙关,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要坚持把这所学校办下去。于是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于一九九四年和南阳市某中专院校合作,走联合办学的道路,又在挨着学校的地方租房开设了学校招待所,又开了盲人按摩院,这样挣了一些钱用来还帐和补贴这所残疾人学校所需的一切费用。
  一九九八年,和外校联合办中专班的业务由于工厂下岗职工越来越多,中专招生也陷入困难,招不来学生,为此中专班不能再联办。经营的招待所也因城市建设门面房拆迁而停办,残疾人学校经济又一度陷入困境,各项费用又能造成无法来源。
  2000年的12月,因拖欠房东5000多元房租交不上,快过年了,房东紧逼,拿个大锁要锁门。说要把100多名残疾学生赶走,把他们行李扔出去。被逼无奈,就回农村娘家骗父母说爱人厂里要集资房需交部分款,父母赶快给她2000元卖粮食的钱。母亲说:“妮呀,那残疾人学校要是不行咱就别办了,光说积德,看着你做难,爹妈心疼你啊!”她把借父母的2000元赶快交给房东,稳着他不让锁门,剩下的3000多元,求他缓一周再交。房东说一周后再交不上,可别说我无情。并说:“你这办学是图啥,这么做难为啥还要坚持办下去,人家别的大老板做公益事业都是自己先挣了很多钱后才做,没见过你这自己又没钱要强支架要做的,你说你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我就不理解,你长得漂亮亮年轻轻的,啥生意做不了,非干这个事成天和这些残缺不全的人打交道,欠账办学,真是有点心理变态。”为给他交上所欠的3000多元房租,没办法去洛阳一亲戚家借3000元钱,把钱分别装在左右两边裤子兜中,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小心被小偷用刀割破了右边裤兜,偷走了2000元。钱被偷走不说,大腿还被小偷割了一麦子深的大口子,一路上疼得直咬牙,那口子往外浸着血,到火车站下车时,右腿的裤子全部被血浸透粘在腿上。她下车后忍着疼痛怕房东锁门,赶快把剩余的1000元交给了房东。房东看她的腿伤成那样,总算发了慈悲,不再说锁门了。
  因常年收不抵出,常常出现拖欠房租、工资、水电费和食堂馍菜等款项,经常被停电、停水。2003年为了学校资金能够周转,经熟人介绍承包一个按摩院,谁知合同执行第一年就遇上非典,生意相当清冷,结果一年的承包费50000元交不上,按摩院老板就一纸诉状把她告上了法庭。法院多次催款无果,2005年春天,就到学校把她带上手拷,拉到法院拷到楼梯上,要往拘留所送。老师们想尽办法借到2万多元交上后,才放她暂时回校。在带手拷那一时刻,她泪流满面,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里不停在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精神崩溃,因为学校还有一百多可怜的残疾孩子们在等她回去找米下锅。
  在办特教学校这24年中,不欠外人账的时间几乎没有,为资金周转及时还账,常常是借新账还老账,挖东墙补西墙,认了干儿子5个,干闺女8个,几乎都向他们家长借过钱。
  她经常给好朋友们说,啥时候能过上一个正常人的日子,不欠账,不让人家上门要账,那怕自己再苦再累就行。那时她看见街上推三轮车喊叫卖菜的妇女,还有农村在田地里干农活的妇女,她是多么羡慕她们,想着人家没有别人去要帐,比她生活得踏实。由于常年经济压力,心理压力都非常大,常常独自一人去到白河岸边坐那里放声痛哭释放压力,哭过之后就鼓励自己要坚持、要坚强,要坚信自己是在帮助残疾人,是在为社会做好事、学雷锋,自己认准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天无绝人之路,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她经常用这些话来鼓励自己。
  由于办学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经常有社会上其它规模大、学生多、办学资金雄厚的的学校领导听说她办学很艰难,就找到她,要替她还账,还高薪聘请她去学校做常务管理工作,她慎重考虑后,都拒绝了,因为她实在不能离开她的学生,他们太不幸了太可怜了,她不能放弃他们。
  她有一个发小在深圳开办一大型企业多年,资产上千万元,2008年听别人说她现在办学很艰辛又没经济效益,就专程从深圳回来聘她去企业做高管,她考虑再三也没答应,被她的坚持精神所感动,又出于姐妹情谊,就给了她3万元钱又走了。
  2009年,在家长的迫切要求下,她们学校收了十三名盲童,进行盲文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基础教育,其中有一女孩12岁,因从小患母细胞恶性肿瘤,两个眼球全部被摘除,两个眼睛就像两个树窟窿一样难看,让人看上去很害怕。因当时收盲童女孩少,她怕女孩在学校住不安全,就带到她家中同吃同住并和她睡一张床,每当夜里她醒来看到摘去墨镜的这张脸时,就吓得身上起鸡皮疙瘩,直冒冷汗,再也睡不着了,后来时间长了,慢慢调整心态接受了这张面孔。
  杨帆执着,痴迷于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在她办特教学校的二十几年来,曾有很多朋友多次劝过她,不让她再坚持下去,大多都是同情她,觉得她一年又一年,从青年到中年辛辛苦苦,也没挣到啥钱,反而经常靠借朋友钱挖东墙补西墙,劝她说:“人家和你一起办学的技校校长们都赚钱了,买上了好车好房,孩子送出国留学,存款上几百万元,住上别墅,你现在还住着烂瓦房,又漏雨,又黑暗,又潮湿,你孩子上学还得向朋友借钱交学费,你听我们劝别再固执干下去了,等等好朋友推心置腹地劝告。
  残疾人由于身患残疾,行动不便,造成个人卫生条件差,她不怕脏、不怕累,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常常到宿舍去给他们铺床盖被,提茶倒水,问寒问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残疾学生有病发烧感冒她带他们看医生,还垫支医疗费,带他们去洗澡,上街去买物品等,像对待自己亲生孩子一样,把温暖和爱真正送到这些孩子们的心坎上。
  残疾人由于文化基础差(大部分没上过学),身体残疾局限性大,心理也比较扭曲、古怪、不健康。对他们进行施教是很困难的。何况还要教给他们一技之长,使他们去被社会用人单位接收认可,彻底解决他们就业工作谈何容易。针对残疾人特殊教育,她编写了《特殊教育健康心理学》、《特殊教育文明礼貌、礼节礼仪常识》、《残疾人自强创业成功学》等实用教学书。从而使残疾人更加树立“自强自信自立”的人生信念,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十四个春秋年华,她一腔热血,含辛茹苦创办特教学校,完全是白手起家,是社会方方面面的热心同仁大力支持下,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使一所残教学校在南阳盆地崛起,蓬勃发展。
  二十多个春秋,特教学校先后培养出来自十三个县市区的各类残疾人二万五千多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走上了就业岗位,自食其力;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自强创业,靠学的一技之长当上了老板,有了较高的经济收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从而改变了命运,不仅是自食其力,还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
  邓州盲人张革命,多年一直带着自己十五岁的孩子靠乞讨为生,无数次被人欺视殴打,被狗咬得遍体鳞伤,父子俩悲痛得生不如死。特教学校知情后,专车接到学校,一切费用全免,手把手教他们父子俩学技术,激励他们立志成才。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培训,父子俩成了盲人专业按摩师,月收入一千元以上,走上了致富道路。几次回到学校拜跪在她面前,流着活动的泪水说:“共产党好,特教学校恩大如山!”
  南召大山深处一家六个孩子,五个男孩一个女孩,不知是什么缘故,每一个孩子都长到十八岁时双目失明,六个孩子一个个都成了盲人,父母哭天无泪,痛苦不堪。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南阳有个特教学校,先后让六个孩子来到学校学习中医按摩技术。仅仅三年时间,六个孩子都学到一技之长,分别开设了三家按摩院,每月收入6000多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四个男孩娶到媳妇成了家。昔日惆怅满腹的父母,而今扬眉吐气,自豪地说:“我们也过了上小康生活,这都是特教学校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啊!”
  学生们都称她是“杨妈妈”。正是这种千金难买的师生感情,激励着她对特教事业更加酷爱,立志把自己一生青春年华献给这一伟大的事业。
  她和她的老师们成年嗓子都是哑的,因为在教学中,常常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要反复重复多少遍,才能使残疾孩子理解牢记。每个老师都要会“手语”、“盲文”等基本功,才能顺利地对学生进行施教、沟通、交流。杨帆不仅教残疾学生学到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挣钱养活自己,而且还鼓励帮助他们自强创业当老板挣更多钱,帮助他们建立家庭等,使残疾人过上和健全人一样的美好生活。另外,她还帮助很多困难下岗职工及农村闲散人员,免费让他们学技术,靠技术去实现再就业愿望。
  二十多年来,她还收留了许多大街上“乞讨要饭”的残疾人和“家庭特困残疾人”,吃住一切全免让他们学技术,永远使他们告别乞讨生活。
  因她使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人改变命运,转折人生,从而大大减轻政府、社会、家庭的负担。残疾人学生及家庭称她是“再生父母”、“恩人”、“活菩萨”等。
  她坚定信念为残疾人力撑一片蓝天,她总说“扶残助残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我是正常的健全人,眼睛能看见,腿能走路,嘴能说话,为他们做点事是应该的,不能图名利计较报酬,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奉献,不在于索取。”她看上去平凡、普通、温柔、善良,其实她的性格很刚强,有着不同一般女性的思想境界,她的耐心、信心和毅力及战胜困难的精神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曾为她题词:“帮助弱者扶弱者为强者,非仁爱者弗能为,爱人者无敌”。还有南阳市著名作家刁仁庆也曾以一万多字报道她做的特殊事业是“感天动地的追求”。她把青春奉献给了残疾人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以博大的爱心力撑办好这所民办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人推开就业之门,得到了残疾人及家长的赞誉。
  她的一位副校长老师在发给她信息中写道:风风雨雨二十年,肝胆相照可问天;同心同德同扶残,笑看人间艳阳天。还有管后勤的主任发给她的信息:只要你自己不倒下,就没人能让你倒下;只要你自己不服输,就没人能让你认输;擦干泪不要怕,我们回首一起看彩虹。
  她以博大的爱心力撑着办好这所河南省唯一一所民办特殊教育学校,为无数残疾人推开就业之门,得到了残疾人及家长的赞誉,现在省内外有许多残疾人四处打听慕名而来学校学习专业技能,从而去就业。
  她“艰苦奋斗办特教,小舞台上唱大戏”的执着精神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001年该学校被定为南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及各县区残疾人联合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她所创办的残疾人学校,条件十分简陋,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现代的教学设施。但她深信古语所云:“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她和20多名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凭一颗善心,一颗热心,把每个身残学员培养成才,他们不仅能自食其力,还能奉献服务于社会。
  特教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中残联评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被中华职教社评为“全国温暖工程基地”
  被南阳理工学院挂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被市、区教育委员会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学校”
  被市、区教育局连续三年评为“特别奖”先进单位
  杨帆:    被评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2012年4月被国家文明委评为“中国身边好人”
  “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先进工作者”
  南阳市十佳助残模范
  2011年度感动南阳“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第三届南阳市文明市民
  南阳市残疾人“十一五”计划先进个人
  南阳市“三八”红旗手-
  南阳市学雷锋先进工作者
  南阳市爱心大使
  她在荣誉面前从不炫耀自己,觉得自己“爱残助残”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抚残助残的感人事迹先后曾得到多家媒体报道:中央广播电台、河南日报、大河报、科技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南阳广播电台等多次大篇报道弘扬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
  杨帆女士确实是一位特殊的女性,她清贫自己,富有别人,把社会“包袱”变成“财富”,从而实现着她人生最大的价值,确实是“特殊的事业、特殊的爱”。
  在特教事业中,苦战二十多年所取得的成绩,受到社会的好评,党和政府给予充分肯定。
  亲切的接见,巨大的鼓舞。自己在特教事业中,仅做出自己应做的一点工作,党和国家给自己这样高的荣誉。这荣誉也是河南人的光荣,成为激励她更加努力做好特教工作的强大动力。她立志在残教事业中苦战终生,把特教学校办出特色,办成河南残疾人成才的摇篮。为践行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