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大观
  
南阳-历史文化篇  
来源: 日期:2016-08-24
 

南阳古称宛,位于中原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全市辖102区和1个县级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80.02万(截止2006.12.31)。   南阳市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汉都商网的“汉都”也来源于此)   南阳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及“智圣”诸葛亮,更滋养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 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在湍河上建造楚碣,引水灌田。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由于对东南和南方的开发,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的通道,是全国著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也是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 个地区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太守杜诗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这时的冶铁用水排, 水力鼓风机鼓风,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 000多年。        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由于对东南和南方的开发,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的通道,是全国著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也是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个地区之一。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太守杜诗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这时的冶铁用水排, 水力鼓风机鼓风,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000多年。 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市区面积还大。汉代南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还涌现出张衡、张仲景闻名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和医学家。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一部“绣像汉代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从唐朝起,南阳设邓、唐二州。      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李白在《南阳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朱 的封地,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南阳(市、区)、新野、唐河、社旗、内乡、淅川成为水陆交通重镇。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      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清朝康熙年间,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筑业比较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市区面积还大。汉代南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还涌现出张衡、张仲景闻名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和医学家。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一部“绣像汉代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从唐朝起,南阳设邓、唐二州。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李白在《南阳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朱 的封地,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南阳(市、区)、新野、唐河、社旗、内乡、淅川成为水陆交通重镇。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清朝康熙年间,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筑业比较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南召、南阳、镇平、内乡、淅川、邓县、新野、唐河、桐柏、泌阳、方城11个县属南阳专署管辖。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南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陕鄂交界处。东界河南省驻马店、信阳市,南接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西连陕西省商州市,北邻河南省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东西长263公里,南北宽168公里。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区各占21%30.6%48.4%。南阳市区面积198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055万人,其中城镇155.1万人。         1948114日,南阳全境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1949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南召、南阳、镇平、内乡、淅川、邓县、新野、唐河、桐柏、泌阳、方城11个县属南阳专署管辖。1994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南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三面环山,海拔高度在72.2米至2212.5米之间。地势呈阶梯状,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盆地内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4℃—15.7℃,年降雨量在300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220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7小时。古人曾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的诗句来赞扬南阳良好的气候条件。   区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5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全市水域面积298.4万亩,径流量6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6.6亿立方米,其藏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32°17′~33°18N110°58′~113°48E之间,辖1211县,总面积2.6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055万人,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南阳北、西、东三面分别环绕着伏牛山、桐柏山及其余脉,中间为略有起伏的广阔平原,是一个向南微斜且敞开的扇形山间盆地,习惯上称为南阳盆地。南阳地质构造特殊,东北部属于华北地台,其余为秦岭地槽褶皱带。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和户外活动。河流属于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众多的河流发源于盆地周围的山地,分别由北、西、东三面呈扇形流入中部的唐河与白河,在新野缺口处汇集后向南注入汉水,东南部是淮河水系的发源地。土壤以黄棕壤为主,自然肥力较高。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有17种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贵稀有树种。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南阳丰富的自然旅游文化资源。    南阳文化历史悠久,早在50万年以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南阳古称宛,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战国时期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西汉时,南阳商贾遍及天下,富冠海内,为我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故称“南都”、“帝乡”。南阳曾哺育出百里奚、范蠡、诸葛亮、张衡、张仲景等历史名人。悠久的历史使南阳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种类丰富的人文旅游文化资源。    几年来,南阳旅游发展迅速,以伏牛山、桐柏山、鸭河口水库、丹江口水库、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等主要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形成了以“两山、两水、两衙”为框架的旅游结构。   一、 南阳自然旅游文化的特点    (一) 资源种类的多样性    南阳自然旅游文化资源的种类丰富,其组成以山水为主。这里有地势高峻、连绵起伏的伏牛山脉、桐柏山脉,还有独山、蒲山、磨山、丰山、紫山、塔子山、羊山等平原上的孤峰残丘。丰富的降水和面积广布的石灰岩,形成了荷花洞、神仙洞、蝙蝠洞、空山洞、仙人洞、三穴洞、天心洞、桃花洞、水帘洞、玉葬溶洞群等众多的岩洞。支流众多的白河水系、淮河水系,在上游山区形成了龙潭沟、九龙沟、百尺潭、五龙潭等大量的瀑布、深潭,河流中下游形成了面积辽阔的丹江口水库、鸭河口水库、石门水库、九龙湾、麒麟湖、白河、让河等水上游览区。丰富的地下水和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了双蝶泉、哑女泉、鹅拱泉、凉泉、黑龙泉、龙王泉等大量的名泉。丰富的水热资源和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动植物种类丰富,形成了宝天曼、太白顶、老界岭等世界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 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南阳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属于北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性类型。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气候的过渡性,使南阳的土壤、河流的水文特性、生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地貌的发育状态等均具有南北过渡性特点,也使南阳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例如南阳既有暖温带典型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北亚热带植物;南阳的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属于黄壤和棕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南阳有大量的溶洞,但溶蚀、溶积地貌的发育程度不如亚热带地区。    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使南阳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特征。    二、 南阳人文旅游文化的特点    (一) 历史遗存丰厚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40万~50 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南阳古属豫州,地近夏都。殷商时,武丁“奋伐荆楚”,把这里作为前哨阵地,遗留下来的有距南阳市东北5千米的十里庙遗址。西周宣王封其舅父申伯于此,称申伯国。春秋时,楚国崛起南方,向北扩张,楚文王灭申,后置宛邑,始称宛。战国后期,宛为韩地。周赧王二十四年(291),秦伐韩拔宛。战国昭王三十五年(280),秦使司马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宛。四十三年(272),秦置南阳郡,郡治于宛。    秦末,刘邦经南阳入关时,“匿旌旗,人衔枚,马束舌,鸡未鸣,衔围宛城三匝”,迫使南阳郡守投降。汉承秦制,仍置南阳郡治于宛。西汉时,实行盐铁专卖,在宛设有工官和铁官,以监督、经营冶铁业和其他手工业生产。19522月,在南阳市北关瓦房庄(古宛城内)发现大规模的汉代冶铁遗址。西汉末年,刘玄与王莽军作战,在围攻宛城的过程中,于地皇四年(23)二月,在宛城外的淯水(白河)沙滩中设坛场,称淮阳王,取年号“更始”。同年六月,攻下宛城,遂定都于此。更始三年(25),起帝业于南阳的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把宛作为陪都。光武帝的云台28将、365功臣,多出于南阳,故南阳皇亲国戚云集,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太守杜诗在此发明了水排鼓风冶铁技术,铸造农器,“用力少,见功多”,从而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古诗十九首》“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的诗韵,把宛和洛阳并提,反映了南阳东汉时经济文化的发达。    三国时期,南阳属魏,置荆州治宛,称荆州城。曹操与张绣,曾在此城发生争夺战。西晋分封诸侯,建立了南阳国,属荆州都宛。东晋桓温和南朝刘裕,皆由此至洛阳。北魏时孝文帝取南阳五郡,而南齐不能夺。隋唐时期,郡治移穰县(今邓州南),宛改称南阳。唐“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先后派叛将武令、兵马先锋田承嗣攻打南阳,南阳军民在节度使鲁吴的指挥下,守城一年,最后鲁吴率城中军民突围,向襄阳撤退。宋时称宛州,金正大三年(1226)设申州,元初升申州为南阳府。南宋初年,宰相李纲,为了振兴宋朝,在献迁都三策中说:“夫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湘、巴蜀,可以取货财;北距三都(指宋之北京大名、西京洛阳、东京汴梁),可以遣救援。”是坚持抗金,恢复中原最理想的建都之地。元灭金之后,向南进攻宋,元人取襄樊,下汉水,进军江南,也是以南阳为基地。    明代南阳为重藩,是朱元璋第23子唐定王朱柽的封国。从永乐二年(1404)封藩到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南阳止,共历911王,统治南阳长达239年之久。    清代,驿道开辟,由北京至云贵,多取道于此,加之驿站紧靠城南关白河码头,南阳成了水陆交通的连接点,南船北马,商贾云集,手工业、商业相当昌盛,使沉寂多年的古宛城又呈现出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    辛亥革命后,南阳设镇守使署。1933年,南阳划为河南省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此。1948114日南阳解放。19493月起先后设南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南阳行政区专员公署,1994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专署,设立地级南阳市。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南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阳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科圣张衡墓及张衡博物馆、医圣张仲景墓及祠、社旗山陕会馆、南阳武侯祠、内乡县衙、八里岗遗址、南阳府衙和荆紫关古建筑群。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其中古建筑有汉代廷尉张释之墓及祠,全省四大名寺之一的淅川香严寺,镇平的菩提寺,阳安寺大殿,南召的丹霞寺,邓州福胜寺塔,唐河泗洲塔,卧龙区鄂城寺塔,内乡、方城的文庙大成殿等。旧石器时代遗址有四五十万年前的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和小空山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南召竹园遗址、内乡茶庵遗址、小河遗址,方城的大张庄遗址、平高台遗址,卧龙区的黄山遗址、英庄遗址,桐柏县的陡坡嘴遗址、闵岗遗址、张畈冶铁遗址、围山城冶银遗址,社旗县的茅草寺遗址、谭岗遗址,西峡县的老坟岗遗址、杨岗遗址,淅川县下王岗遗址、龙山遗址、马岭遗址,新野凤凰山遗址,镇平安国城遗址,唐河寨茨岗遗址,邓州太子岗遗址等;商周时代遗址有宛城区十里庙遗址等。古代城址有南阳宛城故址、方城博望故城等。其他还有南阳市瓦房庄铸铁作坊遗址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6处,其中古代建筑98处,冶金遗址13处,古水利遗址8处,古瓷窑遗址2处,古代墓葬74处,古石刻73处,革命文物50余处等。馆藏珍贵文物7万余件,南阳汉代画像石、画像砖3000余块等。   (二) 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代表    南阳西南边陲的丹淅流域,有着丰富的楚文化遗址遗物。丹淅流域是指淅川县境内旁及西峡、商南的汉江支流——丹江和淅川流域。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沿丹江西行可至三秦,溯淅川北上可达三晋,顺丹江、淅川而下可抵江汉,故而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这里开发较早。早在60万~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华夏民族的祖先就已在丹淅流域生息繁衍。其中下王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是西周早期文化遗存,可以视为丹淅流域先楚文化的渊源。在楚国800余年的发展史上,仅国都在丹阳的时间就长达300多年,据《汉书·地理志》载:“周成王时,封文武先师鬻熊之曾孙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现今在丹淅流域发现的龙城遗址,有些学者认为是楚都丹阳遗址。从1978年至今,在龙城附近的下寺岭、和尚岭和徐家岭,发掘出几百座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墓群,出土的楚文物数量之多、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先进、铭文之丰富,为国内同类楚墓所罕见。这些楚文物精品,是楚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南阳丹淅流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战国时代,南阳一直是楚国、秦国和韩国的角逐之地,文化交流频繁,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纽带。及至汉代,南阳地处长江、汉水南北交通要冲,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均相当重要,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西汉南阳商业发达,是全国著名的商业中心。随着东汉王朝的建立,国都东迁洛阳,南阳为帝乡,被定为陪都,号称“南都”,其时南阳据关、河之固,山泽之利,帝乡之誉,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远远超过西汉,与京城洛阳并列为全国两个最大的中心城市,人口冠于全国,此时南阳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汉代南阳还是全国冶铁业的中心,冶铁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史记·货殖列传》载:“宛孔氏之先,梁人也,冶铁为业,秦迁孔氏南阳,大鼓铸,家致数千金。”铁铸农具的推广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汉代南阳水利灌溉事业比较发达,《汉书·召信臣传》记载,召信臣任南阳太守,组织领导在湍河上兴建截流工程,工程规模很大,所修渠道全长近100千米,受益面积300平方千米,张衡的《南都赋》生动的描述了当时灌溉的盛况。南阳与郑国渠所在的关中、都江堰所在的成都并称全国三大水利区,先进的农具和水利的完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南阳文化教育、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孕育出了张衡、诸葛亮、张仲景等彪炳千秋的历史文化名人。同时南阳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生活也相当丰富,当时的南阳市,王侯将相宅第相望,世家豪族所在皆是,皇亲国戚“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这一切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得到生动的再现。所以,南阳汉文化积淀深厚,成为全国汉文化的代表,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 文化兼容性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人类在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虽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但人类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必然带上一定的地域色彩。因此,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许多方面表现出自然因素的影响。    南阳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它北控汝洛,南蔽荆襄,西通关中,东达江淮,自古为交通要冲,秦岭—淮河一线横贯其境。地理学家常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南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尤其是淮河南、北的差别相当明显。其南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其北则递变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南部为水田稻作地区,北部为旱作农业地区。同样地,在文化地理上,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南、北文化或楚与中原文化比较明显的分界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从上古到秦汉再历隋唐而至北宋的数千年间,当中国文化中心位于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轴心时代”时,中国文化发达地区的东南界线是在淮河流域;此后,当中国文化中心转移到江南吴越地区而形成所谓“江浙人文渊薮时代”以后,东南文化发达地区的北界亦在淮河流域。换言之,中国的文化中心无论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淮河流域都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区,使这里的文化具有南北过渡的浓重色彩,其过渡性的文化特色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    1. 农业文化兼有南北性    中原农业文化是以旱作(植粟)为特色的农业文化,而楚地则是以种稻为特征的水乡农业文化。    由于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优越,从古至今南阳一直是重要的农业区,农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南阳农业从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种植技术到耕作制度都深受南北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南北兼具的过渡性农业特色。考古发现,南阳淅川下王岗遗址的红烧土中有稻谷印痕,表明在西周早期秦岭以南的仰韶文化中已具有了稻文化的特色。与稻文化紧密相连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在两汉时也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汉书·召信臣传》记载,召信臣“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行视水中泉,开通沟”。召信臣是西汉南阳太守,公元前42年,组织农民在今邓州市城郊湍河上兴建截流工程,干渠经历穰、涅阳、新野3县,全长近100千米,受益面积300平方千米。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建武七年(31年)修治陂堰,把水利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张衡《南都赋》载:“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渟洿,亘望无涯……其水则开窦洒流,浸彼稻田。”又载:“冬稌夏穱,随时代熟。”这一方面说明南阳水稻种植历史较早和农田水利建设素有成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汉代南阳就是重要的稻麦产区。    现代南阳盆地是重要的旱作粮食产区,旱作品种有冬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芝麻等,水稻、油菜在新野、桐柏仍大面积种植,在全国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    2. 哲学、文化艺术兼容四方性    中国哲学的起源,是由两大系统耦合而成,在北方以儒家为代表,在南方则以道家为始祖。在这样的哲学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学艺术南北风格迥异,北方文学风格以严谨为特征;道家学说的故乡,楚国以及整个南方的文学风格则以活泼、浪漫为其特色。在古代,南阳作为楚与中原文化交会之地,长期以来两种文化不断在此震荡融合,文化艺术表现为过渡性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文学、曲艺、方言等方面。    南阳古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应首推东汉张衡,他的作品在内容上比较丰富,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他讴歌盛世的作品多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的是内在心灵与外部世界的一致性,突出反映了作者的儒家思想。而后期的辞赋则更多地使用了富有骚、赋色彩的象征手段,它蕴涵的是对现实不满的强烈感情,反映了作者的老庄思想。《南都赋》、《二京赋》在语言上,作者接受了《诗经》、《楚辞》等语言的影响,《四愁诗》主要效法屈原的《离骚》,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委婉地书写出自己的怀愁忧思,同时他的赋中首先引入了议论说理,发展了汉大赋的用语手法。张衡生活在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他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两种文学风格的过渡性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南阳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前有所承,才后有所创。    在戏剧、曲艺上,长期融合南北艺术之长,南阳形成了曲艺、戏剧种类多、流派风格独特的特征。本区之内,不仅有当地形成的宛梆、越调、曲剧、鼓儿哼等地方剧种,也有流行于北方的豫剧、京剧等。南阳汉剧是南阳较古老的剧种之一,用中州音韵复合湖广音韵,兼容襄汉、安康戏剧的唱功,博采南阳其他剧种之长而形成;其唱腔多以八度或句尾拖腔高八度唱法,既有南方戏曲的细腻婉转,又具有北方戏曲的粗犷豪放。    南阳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区的一种次方言,但南阳远离北方方言中心,又处在“河南江北”的交界地带。晋朝中心东移,南宋偏安东南,明代移民、中原汉人不断向南迁移,宦商车马,莫不假道宛洛,往来于河北、中原与东南各省之间,由此,南阳遂成为南北方言交会的场所。它不断吸收南北方言中的精华来丰富自己。故此南阳方言表现为以北方方言为主,杂糅南方方言的过渡性特点。    综上所述,南阳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文化资源,自然景观兼容南北,人文景观兼容四方,形成了南阳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为南阳旅游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